在猶如迷宮的甲骨文回廊中穿梭、透過放大鏡逐字逐句研讀甲骨文化、拿起毛筆描摹那些顯得可愛又有趣的文字……近日,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文創意展在陜西西安大悅城購物商圈免費開展。這是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文創意展的全國首展,將持續至9月5日。

創意展現場觀眾絡繹不絕 國圖創新供圖
聯動:尋求大眾共鳴
國家圖書館的甲骨收藏始于20世紀三十年代國立北平圖書館時期。1934年,知名軍事教育家和理論家何遂將所藏甲骨捐贈國立北平圖書館,成為國家圖書館收藏甲骨的開端。此后,通過國家撥交、個人出讓、本館征購等多種渠道,國家圖書館的甲骨收藏逐漸形成規模。目前,國家圖書館藏殷墟甲骨35651片,約占存世總量的四分之一,是全世界甲骨藏量最多的機構。
國家圖書館全資企業北京國圖創新文化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朝表示,作為我國已知最早的成熟漢字,甲骨文長久以來引發學界探究、大眾關注。大熱節目《國家寶藏》曾有一期涉及“殷墟甲骨”的節目,單期節目在bilibili網站收獲116萬播放量、1.4萬彈幕互動。由此可見Z時代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正在井噴式爆發,歷史文化正在以更加年輕的路徑,煥發新生。
本次創意展覽由北京國圖創新文化服務有限公司和西安大悅城聯合主辦,北京杰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是國家圖書館館藏甲骨(復制品)首次亮相商業地產的項目。其中,西安大悅城因與網紅打卡點大唐不夜城隔街相望,開業近三年來,除了打造一系列潮流文化IP活動外,在傳統文化、在地文化、藝術人文等方面也多次奉獻出令人驚艷的創新活動。

觀眾自主選擇感興趣專區駐足學習 國圖創新供圖
破局:六大主題呈現
主辦方表示,研究學習甲骨文,不只是少數專家學者的一項工作,更是讓社會公眾了解中華文明之源的珍貴體驗,所以與常規的靜態展覽不同,本展覽試圖用寓教于樂的形式,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甲骨文“活起來”。
記者現場看到,整個展覽通過六大主題板塊,以傳說開篇,引出甲骨文的真實發現歷程,講述甲骨文的故事?!疤旄傻刂А卑鍓K,由一塊巨型甲骨模型構成,在商代,龜被視為靈獸,因此多用火灼烤龜甲,對裂紋進行占卜祭祀,并將預言的結果記錄于龜殼之上;“日月山水”板塊,用一組組圖畫解釋甲骨文,以最直觀的畫卷闡釋中國漢字字形的來源;“車馬牛羊”板塊,用互動大屏幕的方式讓甲骨文觸手可及,參觀者可“手繪”出自己的甲骨文;“星火萬象”板塊,以發光甲骨文浮雕墻,展示甲骨文的字形璀璨多變,同時,這里陳列著國家圖書館館藏的10件珍貴甲骨(復制品),記錄著甲骨文的發展歷程、刻寫方式;“三街六市”板塊,集合各種甲骨文文創產品、國家圖書館和陜西省圖書館的文創產品,參觀者可以感受歷史和現代設計的交融,觸摸“活起來”的歷史,把“國家寶藏”帶回家;“百家林”板塊,集合甲骨文中所有各大姓氏,在這里參觀者可以開啟一場家族的尋根之旅。主辦方還通過雕版印刷體驗、投壺雅歌、漢字作畫等互動體驗形式讓觀眾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另外,主辦方特邀從事甲骨文獻整理與研究、文獻學研究的國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趙愛學,以及陜西省圖書館、陜西師范大學等文化機構的學者專家在展期內陸續開展甲骨文化專題系列講座,幫助大家深度了解這些神秘的古老文字。

專家現場進行甲骨文化專題系列講座 西安大悅城供圖
碰撞:商業營銷探索
西安大悅城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故宮、三星堆、各大歷史博物館等著名歷史文化IP的文創化運作日趨成熟的當下,跨界營銷已成為新的吸客發動機。西安大悅城與國圖創新的本次合作又為行業奉獻了一場經典案例,同時也引發了全新的思考——國潮創新的未來趨勢將走向何處?“在未來,西安大悅城還將持續挖掘優質的文化資源,整合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潮流文化與跨界藝術,用更加深刻的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將項目打造成為實至名歸的青年引力場,引領西安乃至西北區域商業文化的升級發展?!?/p>
“與偏重游樂性和消費性的商業日?;顒硬煌?,本次落地西安的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文創意展,著重提升了文化屬性,把甲骨文中生肖、百家姓等元素提取出來,讓參觀者更易接受與喜愛?!北本┙芡馕幕瘋鞑ビ邢薰究偨浝韯Ⅸi說。
“從甲骨文到新國潮,本次展覽通過全景式多角度的科普方式讓大家深度了解甲骨文的起源發展,跨越3000年的歷史長河,感受祖先的偉大智慧,也讓年輕人自發成為傳統文化的支持者和傳承者?!?0后參觀者武立說。
(編輯:楊彤)
凡本網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企業觀察報》社有限責任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企業觀察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法律責任。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010-6871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