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前,可牛了推出鮮菲樂(fairlife)品牌,以低溫奶產品進軍乳業市場。蒙牛和可口可樂兩大巨頭聯手打造,這家因為名字就能上熱搜的新公司可牛了,將給低溫奶市場帶來什么樣的波瀾?
據了解,為做好這單低溫奶生意,蒙牛和可口可樂分別派出了Boss級人物親自“坐鎮”,其中可牛了董事長由可口可樂大中華區運營事業部總裁聞笛擔任,而蒙??偛帽R敏放則擔任董事。
時代周報記者獲悉,眼下,可牛了最關鍵的奶源問題已得到解決,預計在9月底全面投產。
現代牧業的一紙公告證實了這一點。2021年9月26日,現代牧業發布公告稱,此前一天,其附屬公司現代牧業五河與可牛了訂立供應協議,在今年年底前為后者提供生鮮牛乳,年度上限為5000萬元。
9月27日,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蒙牛是現代牧業最大的股東,持有60%股份。在與可牛了訂立供應協議前,現代牧場80%的原奶都供應給蒙牛,“如果(可牛了)賣的好,那么就會增加(供應)額度?!?/p>
對在常溫奶、奶粉、酸奶、奶酪、成人奶粉等品類都已成為頭部的蒙牛而言,低溫奶被視為有力的增長引擎。盧敏放表示,“鮮菲樂將填補中國乳品市場中的一塊空白,在低溫奶的大品類中開辟一條充滿想象力的新賽道?!?/p>
含金湯匙出生的可牛了,能否在激烈競爭的低溫奶市場中殺出重圍,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快消巨頭聯姻
新鮮出爐的鮮菲樂,正試圖在國內開辟一條“原生高倍營養奶”創新路。
按照其解釋,鮮菲樂產品采用UF純化超濾技術來保留牛奶中更多原生營養,去除乳糖等成分,具有高倍蛋白、鈣,零乳糖,保質期相對較長等優點。因此,鮮菲樂的價格相對較高,要比普通高端白奶貴30%左右。
“(如果)可牛了做真正的乳制品,就容易與蒙牛自身形成競爭關系,”有資深行業人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稱,“鮮菲樂定位高端和相對偏向調制乳的產品,不僅能規避雙方之間的競爭,同時還可以相互利用。比如,蒙牛的奶源和可口可樂的渠道能促使其快速打開市場?!?/p>
乳業專家宋亮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蒙牛和可口可樂在中國品牌知名度都很高,在品牌運作和推廣方面也都占有優勢,合作后,兩家企業在渠道方面也有很大互補性。
天眼查顯示,可牛了成立于2020年10月,由可口可樂和蒙牛分別持股51%和49%,經營范圍包括生產、銷售和營銷低溫奶產品。
聞笛表示,鮮菲樂是可口可樂加快向“全品類飲料”公司轉型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可口可樂在乳業賽道已動作頻頻。早在2012年,可口可樂就與乳制品公司Select Milk Producers成立了合資公司,并在美國推出牛奶品牌Fairlife。2019年12月,可口可樂全資收購了Fairlife,完全掌控了這項業務。而2018年一場針對酸奶品牌樂純的數億元戰略投資之舉,讓可口可樂邁開了布局中國乳業市場的第一步。
低溫奶成“必爭之地”
當前,低溫奶成為眾多乳企競爭焦點。低溫奶一般指巴氏殺菌乳,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采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在72至85℃左右進行低溫殺菌,殺滅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時完好地保存了營養物質和純正口感。
Euromonitor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乳制品消費市場規模達到了4196.3億元,未來五年我國乳制品市場依然保持穩定發展,預計2024年我國乳制品市場消費規?;驅⑼黄?500億元。
其中,低溫奶增速加快,在2019年達到了11.6%,略微超過酸奶11.5%的增速。隨著消費者營養健康意識的逐漸覺醒,低溫奶有望保持量價齊升趨勢,市場提升空間較大。
宋亮表示,近5年來,低溫奶在整個白奶市場增速較快,同時資本市場對于低溫奶也十分看好,很大程度上給各大企業布局低溫奶做了背書。
數據顯示,國內經營低溫乳制品產品的企業已超過400家,年增速達到20%左右。除了蒙牛、伊利股份、光明乳業、三元股份等老牌乳企在加大布局之外,新乳業、天潤乳業、君樂寶、認養一頭牛等新生品牌也在紛紛試水并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按尼爾森數據,盡管有眾多乳企入局,但目前我國低溫奶的市場份額僅為14%,遠低于加拿大、英國、美國、日本的低溫奶99%、99.5%、99.7%、99.3% 的市場份額。
保質期短,對運輸距離有要求,同時需要大量的冷鏈基礎設施,這導致低溫奶品牌的區域性非常強。一般而言,低溫奶冷鏈的配送半徑在奶源地周圍300-500公里左右,若距離增加,配送成本也會大大提高。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眾多乳企的奶源、供應鏈、品質、品牌服務體系和客戶粘性等,未來都會在低溫奶大戰中被一一檢驗。
(編輯:于思洋)
凡本網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企業觀察報》社有限責任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企業觀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企業觀察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法律責任。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聯系方式:010-68718091。